首页 > 2022夏季新闻头条

逃出纳粹牢房_为什么二战后大多数纳粹残余都逃亡到阿根廷?阿根廷政府对他们有什么庇护吗?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喜晴 2022-08-28 11:15:00 2022夏季新闻头条
逃出纳粹牢房_为什么二战后大多数纳粹残余都逃亡到阿根廷?阿根廷政府对他们有 什么庇护吗?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先看看战 后纳粹们的几种结局。

第一种,直接被逮捕,受到审判。这个就不 多赘述。

第二种,纳粹党员科学家。二战期 间,美国有个“回形针计划”,旨在吸收德国纳粹科学家,通过争夺,将大 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及高阶研究人员转移至美国。只要你 足够优秀,不用改名换姓的东躲西藏,自有八抬大轿去抬。

最有名 的是德国“火箭之父”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相当的被 纳粹党器重,战后又被美国花大价钱请走,不但没受到审判,还主持了土星 五号等大工程,成了美国航天之父和阿波罗登月设计师, 还担任过美国航天局的副局长。

上图——被德国国防军簇拥的 “德国火箭之父”——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

图——与美国总统相谈甚欢的“美国民族英雄”校冯.布劳恩局长

第三种,虽然算不上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但是有一技 之长。他们大多隐姓埋名,逃往南美洲、少部分去了中东、西亚和北非。阿 根廷是他们的首选。

下图,2017年6月,阿 根廷联邦警察发现了有史以来找到的最大的一个纳粹仓库。这个仓库里有7 5件与纳粹分子有关的物品。经过鉴定,这些原属二战时 期的德国高官所有。
更有甚者,有媒体报道,一个128岁的阿根廷老 人自称自己就是希特勒,这个估计是老糊涂了。是不是做 个基因检测就真相大白了,但貌似官方都不屑于检测.....

再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的阿根廷是南美唯一保持 中立的国家,地理上与欧洲正好是个对角线,属于天高皇帝远,对方鞭长莫 及的位置。与炎热的中东或者其他南美国家比,自然环境和气候与欧洲更为接近。

此外,与其他血统混杂的拉美国家不同,阿根廷是个白人为主的移民国家 。二战前,国内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德国和意大利裔居民,很多村镇都有德语学校、发行德语 书刊。如此庞大的数量当中自然不乏纳粹的支持者。纳粹德国也一直刻意 拉拢阿根廷政府。

战前阿根廷就活跃着大量法西斯团体,还组织了一些法西斯党派 。这些法西斯团体的人数在巅峰时期达三十万之多,德国驻阿根廷使馆还 给他们发津贴,供给活动经费。整个30-40年代,这些团体大量发行法西斯报刊来,还 利用广播、电影等“新媒体”为自己宣传造势,不少阿根廷群众被成功“ 洗脑”,对纳粹产生了明显的亲切感。

下图,30年代,阿根廷的法西斯团体集会

二战中,英国与德国互为敌人,而因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 主权问题,阿根廷和英国也互相看不顺眼,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此时,阿根廷的官 方政府虽然保持中立,但已经明显在朝着纳粹德国倾斜。

因此, 阿根廷被认为是纳粹藏身的理想目的地,既有政府欢迎,还有民众基础。

二战后期 到结束后这段时间,阿根廷政府曾把数百本空白护照寄给德国,供逃离欧 洲的纳粹分子使用。当然,是付费的,据说是每人5万美金起,包括路费、伙食和行李等等 ,是个套餐。在二战中后期,许多纳粹分子疯狂敛财,一部分进了阿根廷 政府的腰包,再往后就去给贝隆夫人(下图)买貂、花裙子、鞋鞋和各色口红珠宝了。
贝隆夫人的头发本身是深棕色的,为了迎合当时主流审美(与纳粹的金发 碧眼有共通之处),给漂染成的淡淡的金黄色,频繁的染发也可能也是她33岁就患子宫癌 去世的一个诱因。

90年代之前,阿根廷的政府基本是文官和军 政府通过政变轮流执政。

1946年,胡安·多明戈·贝隆政变成功,当了阿根廷 总统,27岁的伊娃·贝隆成了第一夫人。
贝隆夫妇比前届总统更亲 纳粹,阿根廷开始接受大量有一技之长的纳粹党员(注意,必须得有过人之处,比如科学家 、医生、政客等等)。

1947年,贝隆夫人访欧被时代周刊称 为“彩虹之旅”(大型个人时装秀),但其暗中旨在帮助纳粹分子到阿根廷定居。她将西班 牙、梵蒂冈、中东(埃及为主)中支持纳粹的势力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 个巨大的网络,为纳粹分子提供庇护和逃亡服务“套餐”, 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又进一步的丰富了自己的衣帽间。再谈一个题外话,虽然贝隆夫 人高调奢侈,但阿根廷的工人阶级很是崇拜她。底层出身的贝隆人在出 任劳工部长期间,打击了亲英美的富裕阶层,为劳动人民谋了不少福 利。结果在她去世不久,没了第一夫人的胡安·裴隆就在一次军事政变被推翻,流 亡国外。

在阿根廷政府和民间的双重协助下,这些纳粹 余党带着家私繁荣了阿根廷的消费市场,在各行各业继续发挥“余热”。

逃亡的德国纳粹在阿根廷、智利等国的军政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在南美这些国家的军装还保持着德意志第三帝国遗风(下图),比如,有鲜明 识别特征的M35钢盔、修身的野战灰军装制服,还有德式的大 盖帽等等。

此时,动荡的阿根廷需要大量治国、治军和其他方面的 技术型人才。二战后,一度非常低调,甚至有点与世隔绝的南美 洲国家军队建设和训练水平在这些“高人”指导下突飞猛进,比如80年代初的马 尔维纳斯战争,阿根廷空军超高的作战素质,硬是把装备一流的 英军打的一愣一愣的。
下图,1982年,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携带 飞鱼导弹,击沉了造价高达2亿美元的英国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 ——谢菲尔德号。

最后,给说个根据事实改编的电影《尊严殖民地》 ,描述了1973年智利政变时期,一对年轻的德国夫妇丹尼 尔与莱娜反抗智利军政府统领、独裁者皮诺切特的故事。

二战后,除了 阿根廷以外,智利也是纳粹们逃亡拉美的主要目的地。
尼尔被绑架到一个为“尊严殖民地”的秘密基地。那儿正是前德国纳粹分子在智 利的聚集地,在政府武装保护下,俨然成了国中之国,进行着 大量的刑讯工作与秘密人体实验,被绑架的人从来没有一个曾活着逃出“殖民地 ”。丹尼尔的妻子莱娜找到了基地所在,混了进去,不惜代价 要救出丈夫。然而,在两口子历尽艰辛,成功逃出魔爪,进入外国大使馆寻求保 护,竟然发现,使馆竟然也布满了纳粹余孽的眼线和天罗地网 .....可见纳粹势力在战后的几十年仍旧强大,还有当地政府做后台,提供 庇护和支持。

电影中,那个“大魔头”的原型就是保 罗.舍费尔(下图)。

此人是前纳粹德国士官,通过金钱疏通、亲 纳粹宣传和散布“共产主义威胁”等办法来说服当时的智利政 要,串联了混迹于南美的前纳粹分子和右翼德国移民,建立了一个准国家形式的 “尊严殖民地”,并在纳粹理念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邪教信仰

在政府支持和金钱+人脉的疏通下,舍费尔将这块“殖民地”发展成 了袖珍型的“纳粹德国”。这个“尊严殖民地”一度占地13 7平方公里,拥有300多“子民”,包括德国移民和智利本地人。当时的智利 军政府赋予庄园特权,给予其慈善组织地位。既不纳税,也不 允许智利军警进入,还有自己的武装警卫队,警卫队成员穿着仿二战德国军装, 庄园里面有军火库,有机枪岗哨、火箭筒、半自动步枪,更夸 张的是居然还有坦克,俨然成了智利的“国中之国”。

保罗舍费尔钻研 了希特勒的演说技术,把自己吹成了大神,对他的“子民”进 行洗脑。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劳动、赚钱。只有他自己有所谓的外交权,“ 子民们”不许和外界有任何接触,他还禁止婚姻关系,分“男 营”和“女营”(有点太平天国的味道啊),并且规定这块地上的女性都属于自 己,甚至不放过孩子,尤其是男童。不从的就拿去做人体实验 ,然后就被“消失”了......
这个保罗.舍费尔在自己的“袖珍纳粹 王国”中当了小半个世纪的“元首”,从战后逍遥到了到19 97年,他的后台——智利军政府被推翻,保罗.舍费尔开始了第二次逃亡生涯 ,直到2005年才被抓获,判了20年。

现在,“ 尊严殖民地”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下图),据说那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 ,俨然一个世外桃源。加上关于此地恐怖而神秘的故事,吸引 了大量游客,每年的门票收入相当可观。


先看看战后纳粹们的几种结局。

第一种,直接 被逮捕,受到审判。这个就不多赘述。

第二种,纳粹党员科学家。 二战期间,美国有个“回形针计划”,旨在吸收德国纳粹科学 家,通过争夺,将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及高阶研究人员转移至美国。只要你足 够优秀,不用改名换姓的东躲西藏,自有八抬大轿去抬。

最有名的是德国“火箭之父”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相当的被纳粹党器重 ,战后又被美国花大价钱请走,不但没受到审判,还主持了土 星五号等大工程,成了美国航天之父和阿波罗登月设计师,还担任过美国航天局 的副局长。

上图——被德国国防军簇拥的“德国 火箭之父”——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

下图——与美国总统相谈甚欢 的“美国民族英雄”校冯.布劳恩局长

第三种 ,虽然算不上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但是有一技之长。他们大多隐姓埋名,逃往 南美洲、少部分去了中东、西亚和北非。阿根廷是他们的首 选。

下图,2017年6月,阿根廷联邦警察发现了有史以来找到的 最大的一个纳粹仓库。这个仓库里有75件与纳粹分子有关 的物品。经过鉴定,这些原属二战时期的德国高官所有。
更有甚者,有媒 体报道,一个128岁的阿根廷老人自称自己就是希特勒, 这个估计是老糊涂了。是不是做个基因检测就真相大白了,但貌似官方都不屑 于检测.....

再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当 时的阿根廷是南美唯一保持中立的国家,地理上与欧洲正好是个对角线,属于 天高皇帝远,对方鞭长莫及的位置。与炎热的中东或者其他 南美国家比,自然环境和气候与欧洲更为接近。

此外,与其他血统混 杂的拉美国家不同,阿根廷是个白人为主的移民国家。二战 前,国内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德国和意大利裔居民,很多村镇都有德语学校、发 行德语书刊。如此庞大的数量当中自然不乏纳粹的支持者。 纳粹德国也一直刻意拉拢阿根廷政府。

战前阿根廷就活跃着大量法西 斯团体,还组织了一些法西斯党派。这些法西斯团体的人数 在巅峰时期达三十万之多,德国驻阿根廷使馆还给他们发津贴,供给活动经费 。整个30-40年代,这些团体大量发行法西斯报刊来, 还利用广播、电影等“新媒体”为自己宣传造势,不少阿根廷群众被成功“洗 脑”,对纳粹产生了明显的亲切感。

下图,30年 代,阿根廷的法西斯团体集会。

二战中,英国与德国互为敌人, 而因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阿根廷和英国也互相看 不顺眼,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此时,阿根廷的官方政府虽然保持中立 ,但已经明显在朝着纳粹德国倾斜。

因此,阿根廷 被认为是纳粹藏身的理想目的地,既有政府欢迎,还有民众基础。

战后期到结束后这段时间,阿根廷政府曾把数百本空白护照 寄给德国,供逃离欧洲的纳粹分子使用。当然,是付费的,据说是每人5万美 金起,包括路费、伙食和行李等等,是个套餐。在二战中后期, 许多纳粹分子疯狂敛财,一部分进了阿根廷政府的腰包,再 往后就去给贝隆夫人(下图)买貂、花裙子、鞋鞋和各色口红珠宝了。
贝隆夫人的头发本身是深棕色的,为了迎合当时主流审美(与纳粹的金发 碧眼有共通之处),给漂染成的淡淡的金黄色,频繁的染发也可能也是她33岁就患子 宫癌去世的一个诱因。

90年代之前,阿根廷的政府基本是 文官和军政府通过政变轮流执政。

1946年,胡安·多明戈·贝隆政变成功 ,当了阿根廷总统,27岁的伊娃·贝隆成了第一夫人。
贝隆夫 妇比前届总统更亲纳粹,阿根廷开始接受大量有一技之长的纳粹党员(注意,必须得有 过人之处,比如科学家、医生、政客等等)。

1947年, 贝隆夫人访欧被时代周刊称为“彩虹之旅”(大型个人时装秀),但其暗中旨在帮助纳 粹分子到阿根廷定居。她将西班牙、梵蒂冈、中东(埃及为主)中支 持纳粹的势力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为纳粹分子提供庇护和逃亡服务“ 套餐”,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又进一步的丰富了自己的衣帽间。 再谈一个题外话,虽然贝隆夫人高调奢侈,但阿根廷的工人阶级很是崇拜她。底层 出身的贝隆人在出任劳工部长期间,打击了亲英美的富裕阶层,为 劳动人民谋了不少福利。结果在她去世不久,没了第一夫人的胡安·裴隆就在一次军 事政变被推翻,流亡国外。

在阿根廷政府和民间的双重协 助下,这些纳粹余党带着家私繁荣了阿根廷的消费市场,在各行各业继续发挥“余热 ”。

逃亡的德国纳粹在阿根廷、智利等国的军政界都产生 了深远影响,现在南美这些国家的军装还保持着德意志第三帝国遗风(下图),比如 ,有鲜明识别特征的M35钢盔、修身的野战灰军装制服,还有德 式的大盖帽等等。

此时,动荡的阿根廷需要大量治国、治军和其他方 面的技术型人才。二战后,一度非常低调,甚至有点与世隔绝的南 美洲国家军队建设和训练水平在这些“高人”指导下突飞猛进,比如80年代初的马 尔维纳斯战争,阿根廷空军超高的作战素质,硬是把装备一流的英 军打的一愣一愣的。
下图,1982年,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携带飞鱼 导弹,击沉了造价高达2亿美元的英国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

最后,给说个根据事实改编的电影《尊严殖民地》,描述了1973年智利政变时期 ,一对年轻的德国夫妇丹尼尔与莱娜反抗智利军政府统领、独裁者 皮诺切特的故事。

二战后,除了阿根廷以外,智利也是纳粹们逃亡拉美的主 要目的地。
丹尼尔被绑架到一个为“尊严殖民地”的秘密基地 。那儿正是前德国纳粹分子在智利的聚集地,在政府武装保护下,俨然成了国中之国 ,进行着大量的刑讯工作与秘密人体实验,被绑架的人从来没有一 个曾活着逃出“殖民地”。丹尼尔的妻子莱娜找到了基地所在,混了进去,不惜代价 要救出丈夫。然而,在两口子历尽艰辛,成功逃出魔爪,进入外国 大使馆寻求保护,竟然发现,使馆竟然也布满了纳粹余孽的眼线和天罗地网.... .可见纳粹势力在战后的几十年仍旧强大,还有当地政府做后台, 提供庇护和支持。

电影中,那个“大魔头”的原型就是保罗.舍费尔(下图 )。

此人是前纳粹德国士官,通过金钱疏通、亲纳粹 宣传和散布“共产主义威胁”等办法来说服当时的智利政要,串联了混迹于南美的前 纳粹分子和右翼德国移民,建立了一个准国家形式的“尊严殖民地 ”,并在纳粹理念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邪教信仰。

在政府支持和金钱+人脉 的疏通下,舍费尔将这块“殖民地”发展成了袖珍型的“纳粹德国 ”。这个“尊严殖民地”一度占地137平方公里,拥有300多“子民”,包括德 国移民和智利本地人。当时的智利军政府赋予庄园特权,给予其慈 善组织地位。既不纳税,也不允许智利军警进入,还有自己的武装警卫队,警卫队成 员穿着仿二战德国军装,庄园里面有军火库,有机枪岗哨、火箭筒 、半自动步枪,更夸张的是居然还有坦克,俨然成了智利的“国中之国”。

保罗舍费尔钻研了希特勒的演说技术,把自己吹成了大神,对他的 “子民”进行洗脑。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劳动、赚钱。只有他自己有所谓的外交 权,“子民们”不许和外界有任何接触,他还禁止婚姻关系,分“ 男营”和“女营”(有点太平天国的味道啊),并且规定这块地上的女性都属于自己 ,甚至不放过孩子,尤其是男童。不从的就拿去做人体实验,然后 就被“消失”了......
这个保罗.舍费尔在自己的“袖珍纳粹王国”中当 了小半个世纪的“元首”,从战后逍遥到了到1997年,他的后 台——智利军政府被推翻,保罗.舍费尔开始了第二次逃亡生涯, 直到2005年才被抓获,判了20年。

现在,“尊严殖民 地”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下图),据说那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俨然一个 世外桃源。加上关于此地恐怖而神秘的故事,吸引了大量游客, 每年的门票收入相当可观。


Tags: